教孩子礼貌是好事,强迫式的礼貌,却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。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5大最伤孩子的“中国式礼貌”,以及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讲礼貌。
强迫谦让——大的应该让着小的,别和弟弟抢

虽然谦让是一种传统美德,但不能因此压制孩子,也不能因为孩子不谦让就批评孩子。如果孩子愿意谦让,说明他学习了这种美德,家长应该鼓励或肯定他;但如果孩子不愿意谦让,家长也不能压制,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我认同感,也会让孩子觉得‘凭什么’,从而产生逆反心理。
古人有言:“兄友弟恭”,教会大孩子谦让的同时,也要教会小孩子尊重。父母不应该以年龄的长幼作为处理矛盾的标准,首先安抚好孩子的情绪,等他们平静下来耐心询问缘由,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,公正地采取措施。
逼孩子打招呼——你这孩子,怎么不说话呢?

主动打招呼的孩子当然更招人疼,但是,如果孩子不爱打招呼,爸妈也不要当众批评孩子,给孩子贴个“不讲礼貌”的标签。
对于孩子来说这只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。当熟悉以后,孩子就会放松下来,愿意和人交谈,但这个变化需要一个过程。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把孩子的主动权交还给他,让他慢慢适应,不必过于心急。在家时也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,教给孩子如何打招呼和称呼别人。
逼孩子展示自己——背首诗给叔叔听!

而且强迫孩子表演,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惶恐,严重的甚至留下心理阴影。
建议家长不要强迫孩子,要尊重孩子的意愿,以免适得其反。过分谦虚
——“哪里哪里,我家这孩子不行。”

和他人比较
——“看,你家孩子多聪明,不像我家孩子…”

建议夸人就单纯夸人,不要带上自己孩子做比较。不然孩子会觉得你不爱他了,或者是觉得自己很差劲,从而可能会变得不自信。
想让孩子懂礼貌,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愿,循循善诱,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的夸奖、鼓励,相信孩子会逐渐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!
此文为分数网文章,请勿转载到任何平台!